202505/1915:05:56

分享

    分享:

评论

材料创新、场景裂变、全球竞合,极端分化下的水处理膜行业结构调整期来临

来源:环保在线编辑:Leven 点击量:40
  【泵阀商务网 行业动态】如果说,南水北调重新定位了水资源的“空间坐标”,那么中水回用就是逆转了“时间坐标”,膜技术所带来的纳米级净化指标颠覆了“废水难收”的定律,重新定义了资源回收的“游戏规则”。
 
  解构膜法新“方程式”,是技术创新无限拓宽了“孔径”中的应用边界,而水处理领域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也直接推高了膜产业的市场规模。据有关机构预测,2025年我国膜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5000亿。
 
  以纳米级的孔径之道,重新定位水资源“坐标”
 
  5月14日,水利部部长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项跨世纪工程,践行着保障我国水安全的战略使命,最终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调剂,促进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南水北调重新定位了水资源的“空间坐标”,形成空间转换效应,那么中水回用就是逆转了“时间坐标”,无中生有。
 
  而这背后最大的技术推手就是膜,从孔径尺寸的物理筛分到表面电荷的化学吸附,通过构筑纳米级传质通道,将分子尺度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宏观分离效能,于提纯、浓缩、过滤、分离的领域建立新的“游戏规则”,重构了一套于“孔径”中开拓的精度标尺。
 
  ——解构膜法新“方程式”
 
  时至今日,膜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庞大的家族,包括以精度划分的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按材质划分的有机高分子膜、无机膜、复合膜,以及按形态划分的板式、管式、卷式、中空纤维,按离子选择性划分的阴/阳离子交换膜等等。
 
  膜技术的优势很明显,膜产品的瓶颈也很突出,从其本身出发,运行过程中的堵塞是常规问题,污染也是难以避免的,而频繁得化学清洗则影响通量、使用寿命等各方面性能。
 
  就说抗污染,已经是各大企业争相攻克的“SSS级副本”。如国内分离膜界的“老前辈”招金膜天,专研LP节能抗污染以及BW增强型、FR抗污染反渗透膜原件三大系列,强攻的研发力爆表。
 
  同样,活跃于各类深度净化处理场景的中化杭州水处理也在刷抗污染的“技能点”,新升级二代抗污染反渗透膜采用高脱盐性能的聚酰胺复合膜材料,增加了拥有专利技术的超亲水抗污染涂层。
 
  另外,海纳环保在“极端环境适用”上猛下功夫,耐酸膜“定制属性”拉满,以10%到20%的极端环境耐腐蚀性获得了化工、冶金等多领域的青睐。
 
  此外,对小分子有机物污染物截留效率不高,微塑料、全氟化合物之类的新污染物去除局限,部分工艺能耗高,投资运维成本高,规模化应用受限,以及上下游衔接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智能化渗透率低,高端材料卡脖子,市场对国产品牌认知度低等造就了膜行业的“暗涌”。
 
  技术破题围绕抗污染的膜材料研发,复合膜集成,工艺耦合,低能耗设计升级;应用渗透则逐步进行产业链适配调整,通过资源回收的强化实现膜工艺应用的高附加值提升。
 
  ——跨越膜法场景边界
 
  从成本到价值的范式转移,不仅需要着眼于技术创新对增长极的支撑作用,也需要在场景应用边界的不断扩张中寻求增量的新路径。中项网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水处理膜市场需求结构呈现"传统领域主导、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轨并行特征。
 
  传统领域一般包括饮用水、工业废水、市政污水、海水淡化4大板块,新兴领域则以新能源行业为首,部分关联到了电子、半导体等领域。
 
  高阳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百乐可+BAF+臭氧+UF”工艺,配备了美能UF压力式超滤膜和MSBR RO膜组件,整个处理效果实现达标排放至大清河,并且部分进入了再生水系统。
 
  某光伏企业,采用了赛莱默LX8000Z电去离子膜堆,利用UF构建预处理系统,结合RO+EDI+抛光混床构建脱盐系统,硅去除率最高达到99%,钠离子和氯离子去除率都在99%以上。
 
  不同领域的膜应用正在进行快速“磨合”,比如在性能上,市政污水处理更注重能耗,化工领域更注重抗污染和抗腐蚀性,光伏和锂电则更追求精度和纯度,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产业链适配的调整。
 
  据中项网数据,市政污水、化工和电力构成三大核心市场,关联水处理膜市场规模合计占比超过50%,与此同时,新能源相关领域,尤其是光伏和锂电以“新人”之姿迸发出了巨大增长潜力。2024年,上述两大领域的水处理膜市场规模增速分别达到了18%和25%,预计2025年将超过20%和28%。
 
  除了领域特征之外,地域特征在沿海和非沿海地区显得较为突出,缘于沿海城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项目,这类项目的核心部件是反渗透膜。据中项网公开的数据,海水淡化改扩建项目占比超过40%。
 
  技术需求层面,陶瓷膜、MBR膜、电子级离型膜、石墨烯纳米层膜等成为市场“新贵”。
 
  在分化的并轨竞争中,实现诸强争霸的价值跃迁
 
  受政策和需求的双重驱动,“膜法”盛行,踩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踏板一跃成为深度水处理的“万能公式”。膜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景,预计中国膜产业今年能达到5000亿,成为国内外膜企业的必争之地。
 
  ——16年从百亿到千亿的蜕变
 
  1999年,我国膜产业市场规模仅28亿,10年时间膜产业总产值达到200多亿,而下一次突破千亿大关仅用了5年时间。“十三五”以来,膜产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截至2023年已经暴涨至4300多亿。
 
  韦伯咨询预测,2025年我国膜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5000亿。而其核心领域的膜材料,普华有策最新数据表示,我国膜材料及相关制品领域的产值2023年已经达到了1100多亿。
 
  此外,两大机构同时提到,水处理膜在整个产业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膜产业发展的“中国速度”正是源于下游水处理领域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据韦伯咨询公开数据,中国膜产品在工业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占比达到1/3,同时普华有策研究表示,水处理膜和新能源膜两大细分市场的贡献分别达到33%和45%。
 
  具体到各个膜的种类来看,中项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水处理膜总销额73.5亿,反渗透膜占比最高,达到46%,结构形态上看,管式膜销额最大,占比为58%,另外中空纤维摸占比也超过了2成(25%)。
 
  反渗透膜在整个膜市场的主导地位证明了其在海水淡化、高纯水制备等高端应用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一方面工业领域高盐废水回用作为现在水处理领域的大热门,对反渗透膜需求起到了重要的拉升作用。另一方面,反渗透膜是海水淡化的核心部件,在沿海地区有非常旺盛的需求,这些都支撑起了反渗透膜的“主力”身份牌。
 
  ——结构调整期的八二分市场打擂
 
  从行业竞争格局上来看,我国水处理膜市场接近“八二分”——国内企业占据了大约78%,外资与合资占比约22%。从绝对数据上来说,水处理膜产品的民族质造力还是不容置疑的。
 
  像鼎澈膜科技,在国产膜领域声名鹊起,积极打造海水淡化、中水回用、零排放等多元化产品线。像澳维科技,以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壁垒,半导体级反渗透膜具有较高的低分子量有机物(TOC)和硅脱除率,热消毒型反渗透膜元件可经受短时间的热水消毒等等,精准拿捏特定领域的膜需求。
 
  但细分赛道的格局仍有所不同,比如反渗透膜市场基本是六四分,再精确一点到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进口品牌占比就反转到了7成。
 
  这些数据透露出,我国水处理膜市场的竞争很激烈,国产品牌整体呈现“后来者居上”的翻盘之势,不过高端技术的海外品牌优势还是不容小觑,这场创新争夺赛有了棋逢对手的白热化趋势。
 
  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膜技术存在一定的门槛,所以我国水处理膜市场集中度还是比较高的,中项网数据显示,TOP10企业占据了差不多76%的市场份额。各企业之间的发展态势也不尽相同,结合11家已经披露2025一季度报的膜上市企业营利情况看,有8家营收未增长,有4家净利为负,而净利增长有不到1%的,也有超过110%的,分化现象或意味着水处理膜行业已经进入了结构调整期。
 
  具体到各家企业,碧水源在水处理膜销售额位居前三,海德能也进入了前十。
 
  碧水源,位列“全球水务50强”第36名,据其公开表示,2024年全国前10的水厂建设项目,碧水源拿了一半。而碧水源不愧是水处理膜这个领域“行走的创新机器”,自主核心技术不断挑战应用极限。以其半导体工业膜元件为例,即使在电子、半导体、医药等废水处理环境超级严苛的条件下依旧能满足超纯水制备的需求,最高承压600psi,最高进水温度可至113℉,连续运行进水PH从2到11,化学清洗则进一步放宽到1到13。
 
  海德能,在高难度废水处理的膜应用研发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近零排放的工艺路线图,PRO系列就是高端水处理的代名词。高脱盐抗污染的PRO-XR1在宁夏某煤化工项目实现98.5%以上脱盐率,通过CIP频率的降低减少了约50%化学清洗成本;PRO-XS分盐纳滤膜在佛山某印染工业园区,完全抗住了高含盐、高碱度、高水温、高有机物浓度的“四高”挑战,副产盐浓度达到99%,年产量近10万吨。
 
  以上,综合可以看出,水处理膜市场的“打擂赛”看点十足,双轨竞争格局终将聚焦技术迭代、场景扩容以及供应链破圈进入新的争霸时代。
 
  立于膜产业发展新的交汇点上,6月4-6日第十七届上海国际水展,将集结全球膜界半壁江山,以“膜企业最多”、“膜产品最全”、“膜技术最新”的行业大展之姿盛大亮相于上海丨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不仅是膜及膜配件,还有废水、污水、污泥、工业净水、泵阀、管道及仪器仪表等,横跨市政、工业、水环境等主领域,上海国际水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水处理展,将在水处理人开启“十五五”新的征程之际,为所有从业者指明方向,精准助力焕新增长,为国家“双碳”目标的顺利完成贡献更多动力!
 
  部分资料来源:中项网、韦伯咨询、VMR、GEP、证券时报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泵阀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泵阀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