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11:04:50

分享

    分享:

评论

500+企业首次参展!环博会上的新面孔为啥多了?

来源:环保圈 伏波望族 点击量:98
  【泵阀商务网 会展报道】环博会上的新面孔越来越多了。
 
  “昨天晚上参加展商答谢晚宴,有好多公司我都不认识,只能拼命地‘百度’,看看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那家公司又是干什么的。”一位展商说。
 
  这位展商的感受,与统计数据不谋而合。据了解,今年中国环博会约有超过500家企业是首次参展,这一数字在历史上都算比较高的
 
  2025中国环博会的新面孔为啥这么多?新面孔增多,又释放出什么信号?“环保圈”采访多位展商,请他们谈了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500+企业首次参展 “环博会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4月21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共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79家企业参加了这次盛会。
 
  在这2279家企业中,有超过500家企业都是首次参展,占比接近四分之一。
 
  江苏建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建安泵业”)正是这500家中的一个。销售经理于子凤表示,他们之前曾作为观众参加过几次环博会,知道这个展会规模大、效果好,所以今年决定亲自来参展,最后发现效果还真是蛮好的。
 
  之所以效果好,可能与他们的“独树一帜”有关。作为一家泵企,他们没有把展位设在泵阀企业比较多的W1、W2馆,而是放在了水处理企业比较多的N1馆。
 
  “因为客户这两天也在布展,可能没有时间到W1、W2馆去。而N1馆里全是我们的客户,我们就扎根于客户中间,这样客户就能更直观地看到我们的产品了。”于子凤说。
 
  ▼江苏建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于子凤接受“环保圈”专访

  虽然目前经济大环境不好,但她对于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坚信自己的技术、产品质量和服务都很过硬。而公司的品牌曝光率过去还有所欠缺,所以希望借助环博会这个平台打出自己的名声,“后期他们再用泵的时候,第一个就会想到我们建安泵业”
 
  与建安泵业一样,扬州四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四新科技”)也是第一次来环博会参展。作为国内消泡剂行业的“领头羊”,这次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环保行业的展会
 
  “因为环博会主要是针对环境的,而环境这一块则与水息息相关,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会遇到泡沫问题。当这个泡沫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就会用到我们的产品。”四新科技国内销售部经理余有训说。
 
  ▼四新科技国内销售部经理余有训接受“环保圈”专访

  而从实际的参展效果来讲,余有训也觉得收获很大。过去他们更多地是专注于产品,但实际应用时可能会千差万别。参加展会后,就会知道客户需要什么,痛点在哪里,回去以后就可以有针对地进行改进,“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除了像建安泵业、四新科技这样纯粹的“新展商”,还有一些展商,几年前可能参展过,中间沉寂了几年,今年则又重新回来了。
 
  北京科林之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科林之星”)大约7-8年前就来参展过,但中间这几年,他们觉得没有太好的产品,参展意义不大,所以就没来。
 
  但是今年,公司又推出了几款极具技术含量的新品,如陶瓷平板膜、管式超滤膜等。恰好国家出台新的饮用水标准,业内预测饮用水提标改造市场即将爆发,所以他们决定拿出来“让大家知道知道”
 
  ▼北京科林之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展位

  “要让大家知道科林之星的存在,这样才可能有利于将来的一些市场合作。”科林之星董事长郑福生说。
 
  2 越是低谷的时候越应该投入 环博会可以为企业赋能
 
  与新面孔对应的,是一些老展商。
 
  上海鹤见泵业有限公司(下称“鹤见泵业”)基本上每年都要来参加上海环博会,今年展会的第一天,公司销售总监朴哲勋在展馆里逛了一圈,发现很多熟悉的老面孔这次都没来,“可能是环境不太好吧”。
 
  不过,相比往年,鹤见泵业今年的展位面积却不降反升,从去年的72平方米扩大到今年的82.5平方米,增加了不少
 
  “越是低谷的时候,就越应该去投入这个市场。大家都不做的时候,我觉得反而是一个好机会。这次展会我们有很多业主都来参加了,我们也收获了很好的广告效应。”朴哲勋说。
 
  ▼上海鹤见泵业有限公司展位

  安徽汉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莲萍表示,参加环博会可以为环保企业赋能。有的陌生客户,你去拜访他的时候,他们会说“我上次在环博会上看到过你”,这个信任度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如果没有这层关系,要想建立信任度就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环博会能够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就是它给企业的一个赋能。”陈莲萍说。
 
  ▼安徽汉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展台

  瑞思泰环保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正才甚至表示,他们之所以来参展,全都是“被客户逼的”。因为他们有很多客户,之前也都合作过很长时间了,但有的“连面都没见过”。这些客户就说,你们也该露一露面,让我们也见一见,所以他们才决定来参加环博会的。
 
  真的来参展以后,他们发现环博会的客流量还是非常大的,公司来了30多个人,还都接待不过来。观众里不但有很多老客户,也发现了很多新客户。
 
  3 工程型企业消退,技术型企业崛起 产业长期前景依然看好
 
  环博会上的新面孔增多,释放出什么信号?
 
  首先,行业正在更新换代。
 
  上海凌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良才认为,最近几年,他明显感觉到行业正在更新换代。如果以2022年作为分界点,在这之前,行业整体还是在扩张的,大家的日子也都比较好过。但在这之后,有些企业的日子则越来越难过。
 
  “当然,有些企业可能还活着,但他不一定来参展了,来参展的都是对自己比较有信心的。”陈良才说。
 
  ▼上海凌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良才接受“环保圈”专访

  其次,工程型企业消退,技术型企业崛起。
 
  据主办方统计,今年参加环博会的新面孔 ,大多聚焦于工业废水零排放、VOCs治理、膜材料、资源化等细分领域
 
  同时,这些新参展的企业,还大多呈现出“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鲜明特征。
 
  相比往年,大型工程公司的参展数量和参展面积有所缩减,但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技术型中小企业和初创技术公司却多了起来,甚至在全部展商中占比超过了80%
 
  这一变化,凸显了当前环保市场的逻辑转变——当环保产业从“大基建”向“精细化运营”转变,技术型企业在产业升级的迭变期更加受到青睐。
 
  第三,环保产业长期前景依然看好。
 
  在帕克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文艳看来,新面孔增多,有行业并购重组的原因,也有大企业跨界涌入的因素,还包括一些省市纷纷成立自己的地方环保集团,这些都促进了新面孔的出现。
 
  但不管什么原因,都体现出大家对环保行业的看好,证明大家对环保市场是非常有信心的,这个行业也依旧很有活力
 
  ▼帕克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展台

  据了解,尽管受行业变革影响,本届环博会展商规模及展示面积略有缩减,但仍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79家企业参展,稳居亚洲旗舰地位
 
  就像积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宁柯丞说的,环博会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专业化的定位,是全球知名的环保产业展示交流平台,来参展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可以跟同行进行合作交流,回去以后继续优化自己的产品。
 
  无论环保大潮如何风起云涌,环博会始终陪伴在产业左右,它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环保产业发展的真实脉络。
 
  原标题:500+企业首次参展!环博会上的新面孔为啥多了?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泵阀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泵阀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