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614:08:09

分享

    分享:

评论

我国海工装备正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点击量:4882
  【中国泵阀商务网 编辑推荐】近期,国内海工装备行业好消息不断,海西重机包揽东方华晨10座海工平台订单,太平洋造船获5艘海工船订单。因军工改革信号推动,海工装备等军工子行业将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机遇。有研究表明,中国已跃升为船舶和海工市场强者,造船3大指标都位居。
  
  海工装备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目前有超过110座半潜钻井平台年龄超过30年,已到了更新换代的时期,未来深水钻井装备和生产装备将保持旺盛需求。
  


我国海工装备正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全国范围内,在建、拟建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共约37个,其中20个项目初步估计投资额达1320亿元。目前以环渤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长三角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珠三角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为主要集聚区,现在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在天津、福建、浙江、山东等地已经开始试点建设。
  
  海工装备需求态势良好 产业向中国转移
  
  在油价走高、石油勘探技术获取长足进步的背景下,海洋油气开发都将保持活跃。2013年,海洋油气钻采设备市场新签订单为524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在500亿美元以上的高位。根据IHSPetrodata的统计,截止2014年7月初,范围内共有853座海洋钻机,其中,738座已有合约安排,工作状态利用率为87%,较一年前提高了约4个百分点。
  
  目前有超过110座半潜钻井平台年龄超过30年,已到了更新换代的时期,未来深水钻井装备和生产装备将保持旺盛需求。
  
  海工装备曾出现从欧美向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扩展的趋势。以钻井装备为例,韩国企业基本垄断了深海钻井船市场,并在深水FPSO、半潜式钻井平台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而新加坡主攻半潜式钻井平台、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中国企业以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主,少数企业在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领域建立了交付记录。
  
  2013年,我国企业承接海工装备订单126亿美元,市场份额达到24%,仅次于韩国。2014年上半年,我国企业承接海工装备订单79亿美元,市场份额提高到32%,居首位。
  
  多因素积极因素加速发展 “高精尖”成趋势
  
  今年以来,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与不断上升的市场份额。以中集来福士为代表的总承包商实现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并扭亏为盈,以工银租赁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资数十亿美元并加速扶持海工;以海洋石油981南海勘探为代表的国家力量坚定支持;以宏华集团、TSC集团为代表的核心设备厂商获得更多的总承包商和终端客户认可;以海油工程亚马尔项目为代表的建造安装服务的市场拓展等。
  
  随着国内船舶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完成,业内人士指出,经过多年的产业升级与调整转型,我国海洋工程技术将朝着高、精、尖领域发展。预期至2016年,内地海洋工程装备将实现浅海装备自主化、系列化和品牌化;至2020年,全面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技术。
  
  实际上,我国企业在的深水装置上已经实现了一定突破。据悉,由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总造价60亿元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981”的钻头此前也在南海荔湾约1500米深的水下成功探入地层,使我国成为个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人的梦想,实现强海梦更是造船人的光荣使命。为此,中国船舶行业要夯实基础,加强学科建设,大力培养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加强创新,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技术,为开发利用海洋提供有力支撑。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泵阀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泵阀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