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511:08:52

分享

    分享:

评论

垃圾焚烧入低碳目录 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点击量:5513
  【中国泵阀商务网 编辑推荐】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一共列出34项低碳技术,预计未来5年,总投入将达到3516.85亿元。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入选《目录》,预计未来5年将投入260亿元。
  
  发改委能源中心研究员姜克隽称,从未来的垃圾处理看,焚烧发电肯定是佳选择,我国以后要普遍推广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国家除了从低碳应用角度要给予优惠政策外,还要用垃圾收费来加以解决。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工艺流程图

  未来5年垃圾焚烧减碳765万吨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收运量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长,我国年产生活垃圾已近3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已经让一些城市“疲惫不堪”。
  
  在入选《目录》的34项低碳技术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被列入“燃料及原材料替代类技术”。国家发改委披露,近10年来,随着垃圾焚烧技术飞跃式的进步,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体系又可细分涵盖4项主要技术,分别为焚烧技术、烟气净化处理技术、渗滤液处理技术、飞灰稳定化处理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不仅减少了垃圾填埋缓慢降解过程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在焚烧处理过程中通过能源化利用,起到替代化石燃料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碳减排效果。
  
  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垃圾焚烧发电厂100多座,处理规模已超过垃圾收运总量的20%。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创新和自主研发,成功实现了垃圾焚烧技术国产化,并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生活垃圾的能源化利用。
  
  发改委介绍,预计未来5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市政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推广比例可达30%,日处理垃圾量可达10万吨以上,可形成年碳减排能力765万吨二氧化碳。
  
  将激活国内2000亿市场
  
  《目录》显示,未来5年,34项技术总投入将达到3516.85亿元,可形成的年碳减排能力将超过1.4亿吨二氧化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是其中之一,未来5年该项技术的预期推广比例将提高10%达到30%水平,总投入达到260亿元,投入额在所有34项技术中位居第三位。
  
  “目前1000吨规模的生活垃圾处理项目,需投入大概5亿元左右。那260亿元在全国来说,算起来是不多的。5年内50多个这样规模的项目在全国落地应该没有问题。”广东省城市垃圾处理协会秘书长邱剑涛邱剑涛说。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益介绍,垃圾焚烧发电将延续快速发展趋势。目前全国有600多个城市,国内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保守估计还有2000亿元以上的市场发展空间。
  
  发改委也强调,《目录》将为有关企业和机构开展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发展低碳产业确立方向和坐标,并为下一步制定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提供依据。
  
  政府补贴推动垃圾焚烧项目建设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投入大,规模要快速增长,都是采取政府补贴、企业运营的BOT模式,“处理垃圾和发电都有补贴,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
  
  邱剑涛表示,各地方政府对垃圾处理均有每吨80元至120元不等的来源于垃圾处理费的补贴,这个补贴在企业与政府定标的时候确定,每个项目不尽相同。在垃圾焚烧的副产品发电上,国家规定每吨生活垃圾折算上网电量暂定为280千瓦时,执行全国统一的每千瓦时0.65元上网电价。这远高于火电的上网电价。
  
  如果以100元/吨的政府补贴来算,一个1000吨/日的垃圾焚烧厂,每日的收入可达28.2万元,一年收入过亿。当然,由于垃圾分配和运力等原因,许多焚烧厂未能达到满负荷运作,但一年收入六七千万元则基本不成问题。
  
  以这个补贴标准计算,如果达到“十二五”的目标,全国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年收入为316亿元,其中政府年补贴垃圾处理费为113亿元。
  
  “垃圾焚烧要保障达标甚至好于环保标准排放,维持规范监管与运行,焚烧后的残渣要提高资源利用比例等,这些都需要增加投入,成本不能剩”邱剑涛表示,所以一个垃圾焚烧项目的回本期大概要10年左右。所以,双重补贴让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成为一个长效收益的投资项目,而普遍20年以上的特许经营权,也成为投资者长期收益的保障。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泵阀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泵阀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