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113:06:55

分享

    分享:

评论

牢筑治污首道铁闸 环评改革并非一“脱”就灵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点击量:14005
      【中国泵阀商务网 政策法规】环评是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前置性措施,相当于环境保护的一道闸门。但这道闸门屡屡被一些违法违规的“红顶中介”冲破。

牢筑治污首道铁闸 环评改革并非一“脱”就灵

      “6·5”世界环境日前夕,一家名为“中绿实业有限公司”的环评“红顶中介”,终于褪去了“官”方色彩,与环保部所属主管单位脱钩。

      根据环境保护部今年3月印发的《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脱钩工作方案》,2016年底前,全国环保系统所属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完全脱钩,其中环保部部属单位全资或参股的8家环评机构,2015年底前脱钩,逾期未脱钩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近年来,“环评乱象”饱受社会诟病。去年底,中央第三巡视组专项巡视反馈意见称,“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当利益输送”。     

      截至3月底,已有2家部属单位所属环评机构完成了“脱钩”。“脱钩”后,能否真正解决长期存在的“花钱办证”、“环评造假”、“权力寻租”等问题,仍有待观察。    

      立行立改,加大惩处力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上马的一个门槛,目的在于阻止污染企业进入市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形象地道出了环评的作用。  

      从中央巡视组反馈情况,以及近年来环保系统违纪违法案件看,环评领域问题十分突出——未批先建、擅自变更、“花钱办证”、“红顶中介”、把关不严、批而不管等,已成为影响环评正常执行的“绊脚石”。环评失位,使得一些污染企业轻易过关,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对于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环保部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做出安排和部署。2月12日,党组书记陈吉宁主持召开党组会议,要求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深入研究,提出全面整改落实方案。   

      未批先建和擅自变更,是环评领域普遍存在的顽疾。2014年,仅四川省就查出602个建设项目涉及未批先建等问题。3月18日,环保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对存在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违法行为的建设项目,在整改到位前一律不予受理审批。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强调,“对涉及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违法建设项目,要将案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在严厉查处违法建设项目的同时,环保部对系统内违规行为也毫不留情。3月2日,环保部发布《关于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人员处理意见的通报》,对存在各类问题的63家建设项目环评机构和22名环评工程师分别作出了取消资质、缩减评价范围、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等相应处理,释放出违规必究的强烈信号。   

      环评亟待阳光化      

      环评属于第三方服务。近年来环评过程中的“红顶中介”遭人诟病,原因在于环保部门自己或其“皇亲国戚”兴办的环评机构,容易导致关联交易和出现权力寻租。一些地方以涉密为由拒绝公开环评报告,一些环评报告粗制滥造甚至“拿钱办证”。环评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阀门”。如此重要的“控制阀”,居然有人敢吃拿卡要搞利益输送,原因就在于一些环评机构头顶“红帽子”搞垄断经营,便于搞暗箱操作。    

      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脱钩”,是切断利益输送链条的步,杜绝环评中的权力寻租,不能止步于此。为了保证“控制阀”有效运行,环评应该冲破条条框框的利益藩篱,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公开、透明的环评市场,并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只有在选择环评服务机构时大家不再看其与环保部门某个人关系远近了,环评才能实现独立与公正,这样做出的环评报告,才能真正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当然,杜绝环评工作中的权力寻租、腐败隐患,还需要加消毒剂——公众参与。     

      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脱钩意在解除利益捆绑,让环评工作回归科学和公正。若能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公众参与监督,将环评机构和环评工作置于公众的灼灼目光之中,就像为环评市场引入了一道消毒杀菌的紫外线。花钱买证、走过场等乱象就可能销声匿迹。    

      让环评工作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暗箱操作走向公开透明,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极大增加公众对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的了解,使他们的言行更加理性。面对自己身边诸如PX、垃圾焚烧厂等项目的建设等问题时,公众反应必将更加科学理性,而减少以往的那种一味怀疑、质疑和反对的情形。    

      改制是关键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环保部将深化环评制度改革,要将环评机构从环保部脱离,彻底解决环评“红顶中介”的问题,杜绝“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并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把环评项目从环评开始到审批到验收,全部向社会公开,做到“阳光环评”。   

      自2003年环评法开始施行起,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前置性审批条件,既是环保部门手中真正的、大的权力,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阀门”。陈吉宁履新后在两会上亮相,就把环评和雾霾、环保执法、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一起摆上了桌面,列入其施政重点,环评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2月,中央巡视组在对环保部进行专项巡视时发现,环评之“任性”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如把关不严、批而不管、越权审批等乱象丛生,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违规行为大量存在,环评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存在“花钱办证”情况。种种环评乱象,不仅为日后埋下了环境污染的“地雷”,而且给有些腐败分子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更有甚者,它使得人民群众对于环评产生了信任危机。近年来,在许多地方诸如PX、垃圾发电之类的项目遭遇当地百姓不分青红皂白的“一边倒”的抵制,即与环评造假带来的信任危机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才能确保环评不“任性”,真正成为防治环境污染的道“铁闸”?首先要看到,环评之所以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主要与现行的体制机制有关。有环评能力和环评资质的机构都来源于环保体系内,环评资源由环保部门垄断;环评机构作为环保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本身与环保部门多少有着或明或暗的关系,容易导致“红顶中介”、权力寻租现象。而地方环保部门往往屈从于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导致环评“走过场”,使得未批先建、边建设边环评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环评机构从环保部门脱离,是斩断腐败利益链条的必要之举。     

      “脱钩”只是步,并不意味着一“脱”就灵,还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由于环评费用是由企业向环评机构支付的,双方存在着利益关系。在利益面前,环评机构往往“睁只眼闭只眼”,环评成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这一点颇为人诟病。因此,环评制度设计仍须进一步改革完善,杜绝利益的干扰。  

      总之,应该通过制度设计,确保环评机构的独立运作、不受各方干扰,如成立非营利性的第三方机构,建立起环评机构、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信用评价和追究问责制度,使环评真正能负责、敢负责;加强环评的事中、事后监督,建立完整的全程监管机制,改变“重审批、轻监管”局面;加大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力度,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环评运行在阳光下。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泵阀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泵阀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