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314:11:58

分享

    分享:

评论

环境执法力度差 治霾怎能“霾怨”旁人外因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点击量:4302
  【中国泵阀商务网 行业资讯】雾霾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关注的焦点,同时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乏力”、数据“偏离”感受、排污惩处力度弱等成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热议话题。一些委员表示,以重度文脉为特征的大气污染,不仅影响公众健康和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国家形象。
  


环境执法力度差 治霾怎能“霾怨”旁人外因

  环境法律应用率极为低下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对大气污染治理执法督察的监督报告。报告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一个问题比较有意思,2013年,环保12369热线,接到的举报案件中,大气污染类占73%,但在全年查处案件中,大气污染类仅占12%。
  
  其实环保部每个月都会发布12369举报热线的执法处理情况。如果你看到公众举报的执法情况,会感到人心鼓舞,因此,几乎所有举报的问题,似乎都得到了“解决”。
  
  当然,解决是分好多层面的,当地的环保监察大队,只要出动了,估计就算“解决”的常规应对方式。至于接到公众环保报警之后,解决的情况、查处的情况如何,那可能就不得而知了。
  
  当前的法律,确实无法支持监察大队对公众认为的违法企业进行查处。政府是要依法行政的,法律不支持他们做的事,他们多半不敢作为,于是,即使空气很难闻,企业在排污,执法人员也和当地公众一样,徒叹奈何。
  
  当前能够促进环境法治的法律法规也不少,但应用率仍旧极其低下。因此,以为一部严格的法律,就能够吓退污染企业估计仍旧很困难。
  
  治霾怎能“霾怨”旁人外因
  
  一些地方,总是“强调客观困难多、强调主观因素少。强调自身功劳多,强调周边贡献少。”参与执法检查的袁驷委员说,“每到一个地方、一个城市,汇报时总说有历史的困难、地域的困难、区域的困难,却比较少强调自己的主观因素。一说到污染源,就强调外部因素,说30%的污染是外部刮过来的;而说到PM2.5的下降,就都说是自己节能减排的功劳。”
  
  执法检查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74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7.9%,PM10浓度下降6.5%,达标天数比例提高1.6个百分点。然而,刚刚入秋的京津冀地区,在进入采暖季前就已遭遇4度雾霾袭击,且PM2.5的浓度动辄“爆表”。
  
  张兴凯委员则引用另一个数据,以表明污染治理成效与老百姓感观的距离:“今年较去年相比,口罩的销售量大增,室内空气净化器的销售量大增。”他建议,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大气污染。在奥运会等重要的活动中,大气污染防治的组合拳措施看起来是有效的。希望有关部门对组合拳的成效进行综合的政策评价,总结出防治大气污染有效的、可行的措施。
  
  赵少华等委员表示,治霾须治污,治污先治人。“要严于执法,应该让污染者付出‘血’的代价,小罚起不到震慑作用。”要严肃追究责任,不能让违法者得到便宜,也不能让守法者吃亏。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泵阀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泵阀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