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210:08:50

分享

    分享:

评论

推进大气治理 兰州成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快城市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点击量:4454
  【中国泵阀商务网 行业资讯】大气污染是兰州久治不愈的顽疾。从2003年起,兰州市空气质量一直都排在全国重点城市的后10位之列。为此,甘肃省和兰州市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各方面的艰苦努力,如今的兰州天蓝地绿。截至7月底,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40天,同比增加44天,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快的城市。
  


推进大气治理 兰州成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快城市

  近十几年来,受两山夹一河、冬季无风和产业结构偏重等“先天不足”的城市环境所限,大气污染一度成为兰州久治不愈的顽疾。从2003年国家正式公布重点监控城市大气污染指数以来,兰州市基本都排在全国后10位之列。
  
  与全国大部分受雾霾困扰的城市相似,兰州市大气污染呈工业、燃煤、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混合型特征,其中工业废气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近50%,扬尘约占20%,机动车尾气约占17%,低空生活污染约占13%。
  
  面对这一危害民生的“心肺之患”,环境保护部给予高度关注,与甘肃省签订了省部合作协议,并将兰州列为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试点城市和区域联防联控重点防治城市。甘肃省和兰州市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转变观念,动员群众,严格监管,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调整重化工产业结构

  针对污染结构,兰州确定了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林业生态、清新空气和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等八大治污工程,实施了916个项目。
  
  其中,工业污染治理方面重点实施“出城入园”、落后产能淘汰等444个项目;燃煤污染治理方面重点实施燃煤锅炉改造等455个项目;扬尘污染治理及清新空气方面重点实施机械化清扫、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10个项目;机动车尾气治理及监管能力建设方面重点实施黄标车淘汰、空气监测子站建设等7个项目。
  
  针对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兰州市提出以“关、停、搬、改”来减少工业污染,先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13家落后产能企业进行了关闭淘汰,采暖期间对城市周边200多家铸造、砖瓦等重度污染企业实行强制停产减污,启动78户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实施了火电行业脱硫烟气旁路封堵、除尘、脱硫、脱硝以及水泥行业脱硝等深度治理改造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工业污染问题。
  
  凡煤必改 应改尽改
  
  按照“凡煤必改、应改尽改”的原则,兰州市对城区燃煤供热锅炉进行“换血式”的煤改气治理,完成了市区1130台、7411蒸吨燃煤锅炉的天然气改造,占城区原有燃煤锅炉总量的60%,使原煤散烧锅炉退出了兰州主城区供热历史。同时,改进、规范城区煤炭供销体系,减少了使用劣质煤带来的污染。
  
  在冬季采暖期,兰州市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执法模式,对以3家大型热电厂为代表的用煤企业,由环保、工信、质监等部门24小时驻厂监察,实行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排放的措施。
  
  全民参与 污染治理动真格
  
  网格管理,全民参与,污染治理动真碰硬。兰州市区被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网格长、网格员、巡查员、监督员“一长三员”的制度,把区域内所有企业、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全部纳入大气污染治理网格管理,实行逐级负责、分级办理,使顶层设计的“先一公里”和具体落实的“后一公里”结合起来,确保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一一落地。
  
  好的方案需要有严格的措施保障才能执行到位。兰州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坚持从严把关、从严监管、从严执法,对违法企业进行严格处罚和公开曝光,倒逼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对工作不力的人和事进行效能问责,并按情形采取诫勉谈话、免职撤职等处理方式;在治污一线选拔干部、考验干部。
  
        全面治理 摘掉“黑帽子”   

  经过各方面的艰苦努力,如今的兰州天蓝地绿。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3天,排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第36位,比上年增加29天,比2011年增加57天。2014年以来,尽管遭遇了十年来强度大的外来沙尘天气,但截至7月底,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40天,同比增加44天。
  
  兰州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快的城市,突破性地摘掉了多年来“世界上大气污染严重城市之一”的“黑帽子”,实现了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直接受益、开放促进发展的多赢效应。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泵阀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泵阀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