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石化: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年创效千万元
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 点击量:4396
走进金陵石化“花园式工厂”烷基苯厂大门,顺着梧桐树簇拥着的大路向前300米,便是烷基苯联合装置。在它的西侧,水泥构架顶上有个圆圆的汽包,下面是长方形的三层机组。这就是“神器”----年创效千万元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
烷基苯联合装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一部分实施低温余热热交换,转变为90℃热水供应生活区使用,还有部分110-120℃的余热没有得到利用而被冷却。如何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生产蒸汽,形成生产动力呢?这一直是工厂技术部门节能挖潜的方向,也是技术人员的“烦心事”。前几年,工厂与高校合作攻关,终于将理想变为现实,于是有了记者面前的设施。
“烷基苯装置的余热进入吸收式热泵,通过热交换推高水温,生产工厂非常需要的150℃的蒸汽。”陪同的工厂技术质量处工程师孙国兰告诉记者:“这个合作开发的节能设施,投资的成本仅仅生产5个月就收回了。”
蒸汽是石化企业装置生产不可或缺的“宝贝”。当时工厂新上了一套脱硫装置,正急需蒸汽,而工厂自己并不生产蒸汽,必须从南京二热电外购。“神器”产生的蒸汽能否成为这套环保装置的动力,实现两全其美呢?
工厂技术质量处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提出了利用余热制造蒸汽脱硫的方案。工厂领导江闽当机立断,组织技术人员改造了脱硫装置蒸汽系统,形成了用好用足“神器”生产蒸汽的路线。于是,记者在现场看到了裹着保温层的蒸汽管线,从汽包走向了北面200多米的脱硫装置区。
记者循着管线一路走进脱硫装置区域。“一套烷基苯装置,每小时可产出8吨150℃的蒸汽,正好满足了脱硫装置生产的需要。”脱硫装置所在的精制车间主任顾文忠告诉记者:“要算效益,目前1吨蒸汽230元,每小时的效益可达1840元。”
到2月份,“神器”整整运行了1年,虽然其中也遇到过“磕磕碰碰”,但是经过技术人员的及时调整,实现了平稳运行,保证了生产的需要。
工厂技术质量处处长周立群告诉记者:“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投产一年来,生产蒸汽6.14万吨,年节约生产成本1200多万元。”
这套节能设施操作起来有没有难处呢?记者带着疑问来到烷基苯一车间的控制室。车间副主任夏雷随即带着记者走到控制台西侧,墙上一个12英寸的显示屏上各种数据在不断跳动:“蒸汽温度149.9,蒸汽流量8.5,蒸汽压力368.9……”
夏雷说:“热泵系统全自动密闭运行,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既环保节能,也‘节人’,不增加操作人员,几乎没有加大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巡检前从显示屏走过,就知道运行状态了。”
烷基苯厂厂长蒋为民告诉记者:“2012年,工厂高负荷生产工况下单位产品能耗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套节能设施功不可没。”
烷基苯联合装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一部分实施低温余热热交换,转变为90℃热水供应生活区使用,还有部分110-120℃的余热没有得到利用而被冷却。如何提高余热利用效率生产蒸汽,形成生产动力呢?这一直是工厂技术部门节能挖潜的方向,也是技术人员的“烦心事”。前几年,工厂与高校合作攻关,终于将理想变为现实,于是有了记者面前的设施。
“烷基苯装置的余热进入吸收式热泵,通过热交换推高水温,生产工厂非常需要的150℃的蒸汽。”陪同的工厂技术质量处工程师孙国兰告诉记者:“这个合作开发的节能设施,投资的成本仅仅生产5个月就收回了。”
蒸汽是石化企业装置生产不可或缺的“宝贝”。当时工厂新上了一套脱硫装置,正急需蒸汽,而工厂自己并不生产蒸汽,必须从南京二热电外购。“神器”产生的蒸汽能否成为这套环保装置的动力,实现两全其美呢?
工厂技术质量处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论证,提出了利用余热制造蒸汽脱硫的方案。工厂领导江闽当机立断,组织技术人员改造了脱硫装置蒸汽系统,形成了用好用足“神器”生产蒸汽的路线。于是,记者在现场看到了裹着保温层的蒸汽管线,从汽包走向了北面200多米的脱硫装置区。
记者循着管线一路走进脱硫装置区域。“一套烷基苯装置,每小时可产出8吨150℃的蒸汽,正好满足了脱硫装置生产的需要。”脱硫装置所在的精制车间主任顾文忠告诉记者:“要算效益,目前1吨蒸汽230元,每小时的效益可达1840元。”
到2月份,“神器”整整运行了1年,虽然其中也遇到过“磕磕碰碰”,但是经过技术人员的及时调整,实现了平稳运行,保证了生产的需要。
工厂技术质量处处长周立群告诉记者:“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投产一年来,生产蒸汽6.14万吨,年节约生产成本1200多万元。”
这套节能设施操作起来有没有难处呢?记者带着疑问来到烷基苯一车间的控制室。车间副主任夏雷随即带着记者走到控制台西侧,墙上一个12英寸的显示屏上各种数据在不断跳动:“蒸汽温度149.9,蒸汽流量8.5,蒸汽压力368.9……”
夏雷说:“热泵系统全自动密闭运行,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既环保节能,也‘节人’,不增加操作人员,几乎没有加大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巡检前从显示屏走过,就知道运行状态了。”
烷基苯厂厂长蒋为民告诉记者:“2012年,工厂高负荷生产工况下单位产品能耗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套节能设施功不可没。”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泵阀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泵阀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