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810:05:05

分享

    分享:

评论

机床行业:创新是发展的不懈动力

来源:机床杂志社编辑:佚名 点击量:2061
  内容摘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各行各业也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机床行业作为基础制造行业,其创新的水平及结果从一定意义上对多个领域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如何创新,如何让创新落到实处,则是各家有各家的看家本领。借CCMT2010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之机,可略窥几家机床名企的招数。
  
  张相木——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装备制造业在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历了去年的经济危机后,2010年初的几个月里,机床行业实现了良好开局。
  
  今年是"十一五"的后一年,目前规划"十二五"的工作全面展开,已经基本明确了规划体系,行业规划、专题规划等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把握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我们如果把成绩看得太满,就会使规划脱离现实,如果把进步看得太保守,就有可能丧失机遇。装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强大的生产能力,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是目前仍存在"失守,低端混战"的现象。当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发展模式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困难和挑战并存。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不是速度,而是发展形式的转变。对此,党中央有清醒的判断,2010年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发展和转变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增长和转型是一对共生的矛盾体,中央确定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方向,就表示中国经济将以一个合适的速度发展,像2003年至2007年那样连续高速增长的现象应该不会再出现了。
  
  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研发,加快技术改造,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共同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大国和制造强国。
  
  吴柏林——以创新的精神开拓市场
  
  值此"三年振兴规划"实施一年,国家各项拉动政策逐步落实,企业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果。目前,金融危机阴霾未散去,中国机床工具行业逐步企稳回升,中国机床市场在业界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以创新的精神开拓全新的市场,以高质量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回报用户。
  
  对于金融危机后所需要面对的重重危机和挑战,我们相信,在机床工具行业的不懈努力下,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领域用户的关心帮助下,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一定能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后危机时代的到来。
  
  沈阳机床——加速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
  
  沈阳机床以技术的策略正在向以客户为核心转变。目前,我们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技术方面再也不能依靠同行,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对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封锁。为此,从现在开始,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产学研相结合才能让中国机床行业长期健康地发展。我国的机床行业是从计划经济转变而来,普通多年未有突破性变化,因此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市场需求与现有产品出现了极大的反差。针对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沈阳机床从2002年开始走上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以自主技术为主导的产品结构调整,针对产品结构调整搞改造,上规模、上水平。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生产与制造技术水平。大力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新型供应链体系,开展协同设计、协同攻关。沈阳机床正在逐步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转型,同时加速构建营销与服务体系,以振兴中国机床行业为己任,已经进入世界机床行业的前5名。
  
  武重——坚持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重型机床行业企业长期坚持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抓住市场先机,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这是重型机床行业先于其它行业厂家快速发展、平稳度过金融危机的关键所在。
  
  武重的技术创新以市场需求定位,实施发展中数控重型机床产品占领市场的产品发展战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以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作为市场主打产品。为实现技术创新,武重将创新能力建设与制度、管理、机制相结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即"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打造了以企业为主体、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建立以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模式,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步入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发展轨道。目前,武重十分重视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工艺,为下一步实施"两化融合"发展战略做好准备。
  •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泵阀商务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泵阀商务网www.bf35.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泵阀商务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